Page 96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96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四)学校音乐审美环境的创设问题

                审美环境对课堂教学来说可以起到催化剂的功效,一个优美的、引人入胜的
            校园环境可以营造出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并对课堂的教与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
            的作用。“校园氛围主要指校园的物质文化条件和精神文明状态,其中包括校园
            的建筑风格、整洁美化状况、文化娱乐设施以及精神文明气氛等。”具体来说可

            以像学校对整体建筑的规划,比如在什么地方去种植花草以及种植什么品种的花
            草,树木的高度应该选在什么范围之内比较合适,在什么位置建设湖水和假山能
            够既美观大方又不给学生的活动带来妨碍,以及一些必要的文娱体育设施的配套

            设置和活动场所的划分,还有如何合理、有效、美观地布置教室环境等。新课程
            标准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教育理念就强调了审美的功能,只有让
            学生的内心对音乐充满一种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态度,才能在教师的指导带动下达
            到一种良好的学习效果。正如人们去咖啡厅消费一样,大多数的人并不仅仅是为

            了喝一杯咖啡而已,更多的则是要去享受其中的优美环境所带来的美感,并在伴
            有轻柔旋律的音乐环境中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因此,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环境
            而言,如何去努力创设和营造优美的教学环境便成了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音乐教学时,优美的环境可以诱发学生从悦耳的音响和清晰的音质来加深他们
            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一个没有良好音乐美感的视听环境会直接干扰到学生聆听音
            乐的效果,进而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可以说,音乐课程与教学有赖于校园

            文化环境的建设。具体而言,校园内应该多种植花草树木,教室内适当养几盆花
            草,校园内应放置一些歌颂生命与艺术的主题雕塑,校园围墙和教室的墙壁上也
            同样可以粘贴一些活泼向上的宣传画来渲染气氛,并通过校园广播和电台适时地

            播放艺术的旋律,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艺术的殿堂里。除此之外,我们教师
            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音量的时大时小、旋律的时断时续、音
            质的刺耳与不柔和以及在音乐播放的中途就突然关掉音响等问题的发生。特别要
            在音乐示范之前,尤其要对示范的乐器进行校准处理,更不能让学生随意吹奏那

            些簧片已经被腐蚀了的乐器。同时,教师还应该对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视觉环境也
            同样加以关注,尽量从美好的视觉环境入手去布置教室,充分将优雅及艺术化的
            视觉体验带给学生。对学生的座位安排和对乐器的摆设也要做到周密细致的部署,

            尽量以便于合作和交流。在其他各类辅助教学设施的使用上,同样要站在审美的
            角度上来合理运用,如对多媒体的使用、对录像的播放、对歌片的选择、对挂图


            88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