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97

第二章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研究


             的悬挂位置及幻灯片的画面等,都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其艺术审美性。总之,学校
             音乐审美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审美原则协同艺术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力图使学生

             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展望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以情感为主的教育,也是当今音乐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而作为情感符号的音乐,是需要人类
             投入情感去表现的活动形式。新课标在其“前言”部分就明确了“标准”的指导
             思想:“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订,

             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
             挥重要作用。”培育情感的有效途径则是以音乐审美为基础,通过加强学生的审
             美认知感来使学生获得最高形式的审美体验效果。通过对审美体验的感知来使学
             生更深层次地洞察生命的内涵,以求最终丰富学生的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在

             我国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学校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
             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又难免会将音乐教育的超音乐性所遗忘。取
             而代之的是人们常常将专业教宵和知识教育作为一种标准性的尺度来衡量教育的
             成败,而忽略了教育最为根本的“育人”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教育视

             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再次强调了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地
             位,更加坚定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信心和决心。
                 (一)以美育人为前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对教育方针的整体研究中,应当将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存在,作为教

             育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形成更为完整和
             全面的理论成果。”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求一条统一、融合的思路,以实事求是
             和认真务实的态度去理解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着力遵循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
             重要地位和作用,认清其存在的延续性和一贯性,并尽最大努力将其应用到常

             的教学中去。随着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注重以培养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随之而来的也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期,传统模式
             的教学再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综合性全面性人才的需要,而以提高人的综合
             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和手段的素质教育逐步登上了现代教育的舞台。

             “音乐教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训文化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可以全面提升
             国民素质和提高综合国力,同时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标


                                                                                     89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