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104

经营和谐家庭  实现幸福人生
                  —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例如,如果Niki回应Gary“你总是站在你的母亲那边,从来都没有理解过我”,

            那么这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个评判,Gary会轻而易举地举出支持和理解Niki的
            反例。而如果Niki说“这一次,你站在你的母亲那一边,没有支持我”,就很有
            可能是Niki眼中的事实。我们经常用的“总是”“从不”“不应该”等判断性词
            汇,是暗示错在他人的分析,会让对方觉得被指责。事实是此时此地客观世界所

            直面的情况。
                表达的第三步,“我希望……”表达的就是如何具体地实现自己的需要。事
            实上,很少有人善于表达自己的需要。相反,他们对批评、侮辱类的表达倒是很
            在行,沟通的双方本来是察觉对方的需要并满足需要的过程,而却在各种分析、

            评判中以冲突而告终。需要代表着自己的欲望、请求和解决方案,越具体越好,
            越容易实施,越容易被满足。
                以下是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划分表达需要的词汇,如果你不清楚此时此地自
            己的需要是什么,可以在这些词语中找到贴合自己内在的部分。

                自我超越需求:

                解脱   自由

                自我实现需求: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   问题解决   公正度   接受现实
                方向感   梦想   目标   创造   意义   自我价值   美   成长

                希望   洞察力   想象力   智慧   觉悟   服务生命

                尊重需求:
                自尊   信心   成就   尊重他人   被他人尊重   自由选择

                真诚   欣赏   尊重   亲情   诚实   信任   倾听   理解
                合作   分享   独立   自我认知   清晰   觉察   效率
                自制力   感激   开放的心态   自立   自主   认可










             90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