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105

3.
                                                                双向沟通—心有所向,经营和谐家庭关系




                 归属需求:

                 友情   爱情   性亲密   庆祝   纪念   情意相通
                 和谐   激励   玩耍   乐趣   欢笑   接纳

                 亲密关系   友谊   体贴   参与   支持   交流
                 联系   爱   关心

                 安全需求: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   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住房   平静   秩序   放松   空间   信息   安心

                 生理需求:

                 空气   食物   水   性   睡眠   生理平衡
                 分泌   休息   运动   营养   健康



                 这些代表需要的词汇会帮助我们梳理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为我们不易察
             觉的欲望提供线索,并准确地表达以便让对方心领神会。例如,当婆婆说大城市
             没有老家过得舒服时,假设Niki觉察到自己的需要是“尊重”,可以这样向婆婆

             这样表达“我感到很沮丧,是因为我想多照顾你一些,又不合你的心意,我希望
             我们平时可以多聊聊天,慢慢我们就互相更了解了。”婆婆也可以仍然按照她的
             老方式抱怨,但是至少,这样的表达,抒发了自己的感受,也表达了愿意彼此靠
             近的心,是对当下关系冲突成熟的解决方式,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样直接希望对方

             消失。
                 我们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提出“希望”,甚至表达了我们的需求时,对方不
             一定要满足我们的需求。对方有自己的逻辑和判断,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他们
             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空间来决定和行动,没有义务去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没有办

             法决定别人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取决于个体人格的成熟
             程度。成熟的个体自尊是稳定的,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不会担心被贬低或者被
             责备。而像Gary一味地忍让或者像婆婆那样挑剔和抱怨,看不到自己真实地感受






                                                                                    9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