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106
经营和谐家庭 实现幸福人生
—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和需求,只会激发矛盾和误会。
家庭关系中,如果父母对孩子“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除了激发
矛盾和误会外,还影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
孩子们经常听到父母如此“激励”自己:“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
不嫌丢人吗?你看看人家孩子是怎么做的,再看看你!”“你笨吗?你心眼
聪明着呢?为什么偏偏学习不好呢?因为你不刻苦,你不专心,你马虎,你
懒……”“我上班那么辛苦,天天供你吃,供你穿,你就学成这个鬼样子?还不
如不养你!”“我都是为了你好!”“看看你,整天就知道玩,看看别人家的孩
子,整天都在学习。”“同样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别人考的那么好,你却考那
么差。”“人都有考不好的时候,是吧,但是你每次都考不好,我真的对你很
失望!”
我们采访过一些孩子听到类似表达的感受是“伤心”“反感”“想哭”“悲
哀”“打击信心”“消极”。他们说“父母说我时,我只能忍气吞声,听他们
说”“羡慕别人家的父母,觉得别人家父母不看结果,只要努力就行”“感觉没
有自信,想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觉得自己很失败。”
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说到一个母亲的觉察,更加
强调了我们面临的挑战:“我已经意识到我的一个自相矛盾之处,我经常使用
的手段与我努力想从我孩子身上根除的毛病很相像。我提高声音让他们不要吵,
我使用暴力阻止他们打架,我对不懂礼貌的孩子很粗鲁,我会责骂说话不文明的
孩子。”
父母在用贬低、比较、责骂、挖苦、否定、评判表达不满,发泄情绪、鞭策
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学习。但是这些表达就像审判一样,孩子们会在内心认
同这些评价,会形成如此信念“我很笨”“我很马虎”“我很失败”“我对不起
父母”“我不值得被爱”……待孩子成人后,这些信念就会像魔咒一样,一直影
响着他们,自卑、畏首畏尾、自尊不稳定、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没有韧性、
内心没有力量,离间了亲子关系,也酿成原生家庭的悲剧。尽管父母再苦心,孩
子们感受不到爱和关怀,成人后也很难用健康的心态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爱,好
像家族进入了恶性循环。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