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130

经营和谐家庭  实现幸福人生
                  —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家陪伴孩子。Ava说:“每天工作累得已经不想说话,但是回到家,看到公婆和

            先生照顾孩子,其乐融融,自己是那个唯一不开心的人,心里很懊恼,感觉孩子
            也和自己不亲近。”慢慢地,Ava下班也不想立刻回家,因为她担心自己的负能
            量会破坏家中和乐的气氛,每次她都要在停车的地下车库里,静静地坐一会儿,
            享受一下夜的宁静,但心里却会对孩子有些愧疚。先生却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

            Ava每次说下班了,但是都要很久才到家,甚至查过Ava的手机,怀疑她是不是
            有了外遇,而Ava就会指责先生没有很好的收入,需要靠她来支撑很多家庭的支
            出,否则自己也不用这么辛苦,还可以经常陪伴孩子。两个人经常因为这些吵得
            不可开交。

                Michelle和Ava的孩子差不多大,家里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工作性质都是
            忙碌而紧张的状态,先生也都是工作比较稳定,可以在家帮忙,但是她们体会到
            的压力各不相同,一个想按时下班回家却做不到,一个下了班不想回家。
                Michelle因为自身也是隔代养育长大的孩子,可能和自己的父母依恋关系

            焦虑而矛盾,担心如果自己不能下班立刻回家,就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孩子
            长大以后也会和自己生疏起来。所以一到下班时间,Michelle的压力激增,情
            绪焦躁,任何增加的工作都可能激发她敏感的神经,同事就变成了无辜的“受
            害者”。

                Ava却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要处理很多的意外、矛盾、冲突,并且时效
            性要求非常的高。她的神经一直紧绷,没有放松的机会,当看到先生、公婆和孩
            子一起很开心的时候,使她感觉好像游离在这个家庭之外,孩子和自己也不亲
            近,使她逐渐失去了归属感和价值感,不想回家。这种不能融入的感觉,没有得

            到丈夫的理解,反而被怀疑是不是对家庭不忠。Ava的委屈、懊恼和愤怒,还夹
            杂着对先生的失望,成为亲密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而Michelle和Ave压力的相似之处却在于调适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当一
            个家庭有了孩子的时候,就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和挑战,父母既想要亲身养育和陪

            伴孩子长大,又需要谋生和在事业上求得发展,一直在爱与归属的需要和生存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矛盾中徘徊。这个矛盾的背后也揭示了女性角色的巨大变
            化。社会对女性的传统期待是照顾好家庭,养育好孩子,而女性经济独立之后,





            116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