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97

3.
                                                                双向沟通—心有所向,经营和谐家庭关系




             生冲突和误解时,如果能够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

             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会。其实,同理心并不是什么新的想
             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同理心所
             说的,要做到“推己及人”。
                 然而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次打断伴侣、孩子或者父母的诉说,有多少次用
             自己认为的方式纠正、指导或者给建议?我们自以为懂了,但是你真的听懂TA

             了吗?你真的明白TA真实的意图和需要吗?伴侣抱怨也许不是为了需要你给TA
             出主意,而只是想排解一下烦恼的情绪,孩子哭闹也许不是非要去动物园,而只
             是想要你的陪伴,父母唠叨也许不是要求你赡养他们,而是希望和你唠唠家常。

             当一个人有执念时是听不见别人说话的,不把自己的思维定式套用在别人说的话
             上,是需要我们做的功课。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呢?刻意的练习可以帮到我们,但前提是我们是否可以
             先倾听自己的心声,我们是否可以先关爱和共情自己。例如,海蓝博士在为《自

             我关怀的力量》作序中所说“人只能给出自己拥有的东西。只有你把自己爱够
             了,才能真正爱别人,只有你给自己的关怀足够了,才能真正关怀他人。”爱如
             此,关怀如此,倾听亦如此!那广袖长袍的人就是自己,弯腰前倾,手臂向前,
             手心向上,可以托举和承载住自己任何的想法和感受,没有评判,没有指责,

             无条件地悦纳自我,才有能力和心力去全身心地倾听他人,在家人间传递爱与
             支持!

























                                                                                    83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