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7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27
第四章 撰写有教学经验的论文
三、课内外一体化,促进音乐多元文化的发展
小学音乐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教育和课外音乐教育活动。它是通过音乐艺术的手
段来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以艺术的形式美、内容美和富有情
感的音乐艺术形象,直接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比如,在合唱表演中加入学生的管弦
乐伴奏和学生在大课间时各式各样的精彩活动来烘托气氛,会有振奋人心和耳目一新
的效果。比如,合唱《红领巾组歌》时,加入管弦乐在乐池里伴奏;和舞台上学生们
跳绳、踢键相结合。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一种耳目一新的揉合。再如《表演学
过的合唱歌曲》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熟练演唱歌曲,根据歌曲表达的需要,自
己选择打击乐、伴舞、乐器伴奏等形式进行表演。同时在合唱《北京胡同》中请会唱
京剧的学生表演京剧;喜欢书画的学生画京剧脸谱或写书法;民乐团的学生用自己会
的民族乐器为合唱团伴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检验了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了学
生吹、拉、弹、唱的水平,还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与合作经验,也让他们的个性得
到了张扬。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现代社会的音乐文化也是多元化的,流行音
乐、说唱、街舞依然吸引着大多数人,那么,音乐教学就应该以综合课的形式来扩大
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
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真正使音乐教育成为人本教育。
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促进身心全面的发展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
与美育是它的灵魂。首先,我们先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来看。音乐
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合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
识,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热情。这同样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
个重要方面。当然要想真正通过音乐教育来达到这一目的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
难。合唱,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
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音乐促进人际交
流,让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它是唯一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具有超日常语言的对
话传达功能。有人说,语言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音乐超越了语言界限。此外人类彼
此合作的精神也能得到充分体现:“每一次合唱,每一次集体舞,都使参加者在一个
共同分享的情感经验领域中达到交流与理解。每一次聆听一首歌曲(乐曲),都会使
聆听者获得一次情感的共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些这样的机会,
如合唱训练。合唱教学中,要培养同学们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这
• 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