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8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28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就必须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相互信任,时时关心集体的利
益,为了共同的合唱艺术而相互团结,共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提高学生艺术修
养。通过具体的合唱音响作品,给学生提供优美的音乐音响,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使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集体的团结协作才能演唱出如此优美的合唱作品。
总之,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是面向普通中小学生的教育。在合唱教学中,既要使
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掌握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为其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
乐、发展音乐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又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教育性,使学生具有美
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所以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具有欣
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等,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形成良
好的人文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一节音乐欣赏课,一次音乐文化之旅》
本学期,经过层层的说课选拔,本人终于冲进了海淀区“世纪杯”音乐评优课的
决赛。这次比赛的课型是音乐欣赏课,要求提前一周抽课。除了考查 40 分钟的现场
授课之外,选手还要进行 5 分钟的音乐答辩。需要选手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本人抽的是五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京调》作为这次评优课的教学内容。《京调》
是一首采用京剧音乐素材写成的民族管弦乐曲,由上海民族乐团作曲家顾冠仁编曲。
乐曲是根据京剧音乐中的典型音调如西皮流水板(有板无眼,即 1/4 拍)和原板(一
板一眼,即 2/4 拍)等音调缀成。乐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在实际演奏时,曲中
的第一、第二段重复一次,形成 A B A B A 的结构。乐曲一开始采用京剧中“过门”
的音调为引子,由乐队合奏。接着呈示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
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借鉴了京剧,作曲家将流水板的节拍由改为 2/4 拍,同时运
用民间音乐常见的加花手法,不仅增强了曲调本身的活泼、流畅和器乐曲的特色,而
且由于其反复出现,形成为全曲中最富于特性的乐汇之一。
第二部分是以抒情性为特色的对比段,它令人联想起京剧《打渔杀家》中萧桂英
唱的西皮原板唱段,乐曲在此基础上,节奏更为拉宽。抒情性的特色更为明显。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旋律的再现,但配器效果更为丰满,把乐曲欢快、热烈的情
绪推向高潮,乐曲最后速度突然减慢,以戏曲散板的形式结束全曲。
• 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