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3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33
第四章 撰写有教学经验的论文
当指导,让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深刻的内涵以及所蕴涵着的丰富情
感。通过感情的体验去把握歌词的语调、语气的轻重缓急,再配上歌曲旋律,让优美
的曲调与诗一般的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读出韵、读出情,读出诗情画意。那
么演唱时才会打动人、才会有感情。
3.旋律线的运用增强了对歌曲的理解力
画旋律线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感受到音乐中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体
会音乐节奏的魅力。让学生灵敏的感知特定的时间,空间的各种情态,把音响转化为
形象。然后在头脑中反映出种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情节,根据旋律的走向画旋律线。
如《采山》用连绵起伏的波浪形旋律线来表现舒展、宽松的节奏及较慢的速度与优美
的情绪特点。动荡的旋律线则表现了紧密、活跃的节奏及较快的速度与快乐的情绪特
点。这种以本学科为主的,根据音乐与美术在艺术上的异同,有机地整合,巧妙地设
计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视觉与听觉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音乐的表现能力
所谓“表现力”,是指表演者对该作品艺术感染性的综合把握能力,这种能力必
须建立在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受——理解——诠释表达的知识能力链上。实际上它
包括了音乐的感知、理解、音准节奏、技能技巧、文化艺术修养和表达能力等综合因
素,也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而要靠长期的技能训练、
技巧训练和艺术熏陶才能造就。
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课
题提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自古以来,想象力就被无数人津津乐道,被认为比知识更重要。在浩瀚的宇宙,
任何事物都是有限的,只有想象力是无限的,能够为智慧插上翅膀,翱翔于广阔天
空。学生们经常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大人们望尘莫及。而音乐是需要想象的。所
以,教学中音乐老师就要让孩子们大胆想象。比如,学唱《蜗牛与黄鹂鸟》时,当学
生唱到“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我要求学生的大脑里马上想象门前有一颗葡萄树,
就是歌词唱了什么内容你的大脑就马上想象所唱的内容,自然在演唱时就会用开心、
快乐的语气唱,能够把握住音乐形象。
2.利用节奏、速度、音色等的对比,丰富情感内容
音乐教学的重点是揭示音乐要素(节奏、速度、音色)等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
力。如唱《小小摇篮曲》时速度变快,力度变强,就不再是摇篮曲了。只有慢的速
度,轻柔的声音来演唱时才符合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在学习歌曲时,让学生通过自己
的体验来感受音乐要素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 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