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6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36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来葫芦丝乐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葫芦丝这种乐器的特有音色和外观结构,在教
             师的讲解演示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在接下来的学习聆听过程中,
             教师适时播放傣族风土人情的相关文化以及傣族舞蹈等内容,使学生们深刻了解傣族
             音乐的风格特点。学生在这些丰富的资料中走进傣族民族音乐,从更全面的角度感受
             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在视听盛宴中感受民族音乐的内在美,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

             美能力。教师在授课之前,要针对民族音乐音乐作品做全面的资料搜集工作,可以包
             括词曲作者简介、歌曲相关的演唱视频及民族的服饰、器乐、风土人情甚至包括民族
             舞蹈等,并提前在备课环节做成课件,充实课堂内容,让学生走进民族文化,爱上民

             族音乐,感知民族音乐的美,让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二、唱歌活动中渗透民族音乐

                  唱歌是使少年儿童进入音乐天地的最自然的途径,歌声是少年儿童的亲密伙伴。
             例如,在教学四川民歌《放牛山歌》时,教师播放了歌曲的演唱视频,并引导学生了

             解四川的相关文化,从而更具体、全面地了解四川的民族音乐。为了让学生对四川民
             歌的音乐风格了解得更透彻,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四川民歌代表作品,如《太阳出来喜
             洋洋》《螃蟹歌》等经典之作,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官欣赏聆听。并结合方言进行演

             唱。这些歌曲有如下特点:具有童心,即反映出儿童的心境,具有“孩子气”;具有
             童趣,即反映出儿童的志趣与乐趣、情趣与意趣。儿童歌曲创作在充分表达童心的同
             时,要充分体现童趣,要用儿童的视角、审美心理和行为方式,表现儿童的志趣、乐
             趣、情趣、意趣。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
             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同时,也可使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认

             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感知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
             理解民族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良好思想观念。

                 三、作品分析活动中渗透民族音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以及
             有关音乐要素上的特点。教师会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音乐作品
             分析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并用大量作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和视角对音乐作品作各
             种分析判断的尝试。教师经常在音乐课上跟学生一起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

             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以此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
             音乐。比如,在小学音乐课中把蒙古族民歌引入了音乐教学中。因为蒙古族民歌是在
             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灿烂文化,蒙古族民歌在蒙


             • 422 •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