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0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40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歌曲的处理上,要根据作品的可能性来做。例如,把力度的处理是否可以改成歌舞形
             式?打击乐的形式?音色的变化上等,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总之,一节成功的音乐
             课,除了教师本人的音乐素养,还要关注细节,关注学生,关注音乐。从学生的兴趣
             出发,调动每一个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音乐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第六节  《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随着对新课程的不断学习、

             理解,使我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
             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客,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音乐。那么如何在音
             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成了我们新世纪音乐教师所要研
             究、探索的重要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

             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
             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这段话语对我启发颇深,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参
             与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探索、快乐学习。

                 一、在识谱教学中,体现分层教学法


                  识谱教学难,这几乎是所有音乐教师的共识。识谱学习枯燥无味,这几乎又是所
             有学生对识谱学习的感受。到底识谱教学难在哪儿?如何使识谱学习富有趣味?带着
             这两个问题,本人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本人选择三年级全年级开展了实验。深刻反思之后本人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学
             内容、方式、方法、确定的目标都是由老师来确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单调、
             死板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识谱学习的兴趣。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识谱呢?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内因,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再“畏惧”学习了。于是

             教学中,教师不仅把知识点细化,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还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
             的能力和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例如,在教学《草原上》时,
             教师把这首歌曲分成三个层次,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接受能力较差的同
             学只要会唱长音就可以了,中等水平的同学会唱前两小节和它的再现部分,能力较强

             的同学要求会唱整首乐曲。这种识谱方法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因为在训练学生识谱
             的同时,保护了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原来我也能行!”在
             照顾到各层面的学生进行识谱训练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乐
             趣。(附:《草原上》)





             • 426 •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