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5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45

第四章  撰写有教学经验的论文




               唱歌能力退化了(只听不唱);学生喜欢的歌少了(经典语通俗比例失调);属于青
               少年特有的歌声没有了(综合问题)。
                   现象一:唱歌教学手段单调、乏味
                   长期以来,学校音乐教学的唱歌训练很难摆脱专业音乐学习的传统思路。成人化
               的范唱、千篇一律的音色要求、专业深奥的发声技巧要求,让学生感觉到音乐课堂的

               唱歌如此烦、难、土。这种模式化、单一化的唱歌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
               因此,学生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爱唱歌,却不爱唱教材上歌曲的现象普遍存在。
                   现象二:对唱歌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深入认识

                   唱歌教学到底如何教才有效?唱歌教学内容到底包括什么?这里有很多实际问题
               需要思考。
                   ①唱歌是否等于歌唱?唱歌是人人都具备的本能,因为每个人的嗓子就是乐器。
               而歌唱是说话音域的延长,是要经过训练的。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也是很多人容易混
               淆的问题。

                   ②合唱排练是否等同于唱歌教学?多声部合唱是歌唱教学的最高形式,合唱队员
               是必须进行挑选的,对队员的嗓音、乐感、音准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学校的
               唱歌教学中,我们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唱歌教学是让学生把唱歌当成文化资源,绝不

               仅仅是为了技巧的训练,学生在唱歌中是为了获得无上崇高的审美满足。这些观念的
               模糊不清至今还影响很多音乐教师的教学。

                   二、中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实践的策略研究

                   根据全国唱歌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提出的“唱会歌、唱好歌、爱唱歌”的理念。其

               中,“唱会歌”主要体现在唱歌教学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唱好歌”是指在学习的
               过程与方法中,学生掌握唱歌的方法,学会唱歌,并能充分体验歌曲的情感。“爱唱
               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感悟歌曲的思

               想内涵。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也是新课程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打造特色团队,为唱歌教学有效实施提供
               保证
                   课改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全面有效地构建音乐教师的多方面能力,培养既有崭新
               的教育观念、艺术修养、知识修养、业务能力,又能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于一身,

               并能尽快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型音乐教师,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师职后培训的中心
               工作。
                   在唱歌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中,音乐教师应该集“演员”“导演”“导游”为一

               身。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在讲台上具备“演员”般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要具有


                                                                                         • 431 •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