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4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44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体现了音乐性,又体现了审美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
             情感和信念端正。在音乐教学的初始,教师应给学生讲解音乐美学的基本知识及意
             义。对音乐的审美形态——“音乐是什么”这个问题,实际是一个价值问题,它等
             于是在问:“什么样的音乐才是理想的音乐呢?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去探

             究、去辨别。”普通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流行音乐容易满足人
             生理上的感性刺激和发泄需要,而且在音乐的制作上也越来越倾向于讨好年轻人。作
             为音乐教师,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只要将学生的兴趣正确引导,发挥那些优秀流行

             音乐作品的魅力,就会使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堂更充实,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让我们
             的音乐课永远充满新鲜感。六年级学生的音乐欣赏课曾一度困惑我,为了培养学生感
             恩父母、珍惜幸福生活。有一天,本人将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播放给学生,没想到
             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声中,看着画面上的盲童做着手语动作,有不少学生感动得热泪盈
             眶。那天学生欣赏音乐格外安静,并且用真挚的感情演唱了歌曲。教师利用音乐课堂

             这个阵地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无疑是为流行音乐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总之,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促使以往技
             能教学中模仿为特征的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改变为通过分析领会,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

             进取状态。我重视“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本人希望通过这些
             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发展创造性的思维,
             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第七节  《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唱歌教学历来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唱歌教学对于实现音乐
             教育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学校的唱歌教学作为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音

             乐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我们应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思
             考,以使广大音乐教师通过加强唱歌教学理论的认识与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出一
             套行之有效地方法,让音乐课堂更有活力,让音乐新课程的实施更有效,让学生的审
             美情趣、创美意识得以真正培养。


                 一、音乐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唱歌教学出现的突出问题

                  音乐课堂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大量的音乐课等同于音乐欣赏课,把审美等同于欣
             赏。以为“审美”就是听听、议议别人的作品,以为只要采用多元、综合的手段,就

             能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这样的现象和认识,在唱歌教学中产生了如下问题:学生的


             • 430 •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