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2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32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用口琴吹奏这三个音。因为学生们在和教师合作接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没多
久学生们不但这三个音吹得很好,而且还能够完整地背唱整首歌曲的唱名了。除此以
外,在学习《音乐小屋》《萧》这些歌曲时,本人都是采用唱歌谱和口琴相结合的方
法,使学生唱准唱名,从而解决歌曲的音准问题。在全册教学中,只要歌谱的难度不
大便于学生们记忆的,本人都要求学生们把歌谱背下来。因为学生们不用看谱只用听
唱法的方法学习“唱名”,减少了学习乐谱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识谱教学我是这么做的,其次在唱歌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下文所述。
二、音乐性
本人认为音乐性包括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创新能力。
(一)音乐的理解能力
1.理解、分析、处理歌曲,培养音乐的理解能力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教给学生学会理解、分析、处理歌曲。任何一首歌曲,它的特
点与音乐风格都是通过音乐要素(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节拍、调式)的
运用来达成的。而在唱歌教学中,学生对于歌曲理解得越深刻、越全面,就会唱得越
好,越动人。教学中,教会学生在对歌曲的音乐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引导学生
分析歌曲感情、结构、高潮。如《郊游》这首歌曲的一、三句是完全重复,就是相同
句。即旋律和节奏完全一样。《共产儿童团歌》两个乐句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叫变
化重复。整首歌曲采用典型的节奏“ X X . X X X”顿挫有致,几乎贯穿整首歌曲。
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感受,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
坚定信念。”在如《哈里罗》第二句是第一句的模进,第三句则是第一句的重复。歌
曲所用音乐材料十分简洁,但是在每乐句句尾都使用“X XX X 0”这一节奏型,在
第 4 句出现了“ X X X”切分节奏使歌曲充满了动力和积极乐观的情绪。
无论多小的音乐作品,本人都会跟学生一起分析、挖掘作品的音乐性。本人相信
坚持下去学生一定会有很深的知识积淀。
2.读歌词,培养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一门有声艺术。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与核心,歌唱的
基本功体现在咬字、吐字、归韵等方面。要使学生的歌声纯美就必须在咬字、吐字上
下功夫,在唱歌前,让学生朗读歌词,可以有效地进行咬字吐字的练习,有利于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学生唱歌时出现咬字、吐字不清楚,字音走样的毛病,以
保持原来字音的准确清楚。语文老师提倡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音乐课上也
是一样,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就得让学生反复读歌词,用不同的方式读,如按读
课文的方法朗读,按歌曲的节奏读、放慢速度拉长音、高位置的朗诵等,教师加以适
• 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