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1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51

第四章  撰写有教学经验的论文




                          第九节  《小学生识读乐谱教学方法之我见》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
               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因此,识谱教学是学生打开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教会孩

               子们识谱,能使他们的音乐兴趣得以持续与发展,为以后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器
               乐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识谱在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必须摆正识谱与学习音
               乐的关系。我们不能先学会识谱再学习音乐,而要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在音乐实践
               活动中学习识谱。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然而识谱教学长期以来陷入困境,无论是社会上还
               是校园里,谱盲有增无减。造成这种状况既有音乐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也有音乐教
               师不重视识谱教学的原因。作为一名专职音乐老师,我们有必要清醒地认识:教会孩
               子们识谱,能使他们的音乐兴趣得以持续与发展,为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

               的基础,这无疑是授他们以“渔”。因此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现状,我校进行了识谱教学的课题研究。本人先后学习了《音乐课程标
               准》《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以及《五线谱识谱教学》等理论著
               作,了解了在教育科学领域的有关小学识谱教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搜集整理和运用

               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古代教育家程颐先生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此话道出了兴趣与乐学
               之间的密切关系和联系,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巨大能动作用。我们须摆正识谱教学的

               位置,要从学生的心理年龄及学习音乐的需求出发,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
               性积累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只有当孩子真正对识谱有“兴趣”,他们的学习才
               不是被动地接受。例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识谱的自信心,找到识

               谱与孩子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兴奋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参与
               识谱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把握方法和度,体现有效

                   教学需要方法与艺术,只有方法得当,才有学生的学有所得。我们在开展识谱

               教学活动时,要考虑活动过程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
               则,而不能像传统的识谱教学那样,为了达到识谱教学的目标,一味开展单调、乏
               味、无趣的活动。识谱的过程如同识字的过程,人不识字照样能说话,但识字后能帮

               助我们更好地说话,同样通过识谱能力的加强、音乐知识的逐渐丰富,歌唱得一定会


                                                                                         • 437 •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