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2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52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比以前更好。我们绝不能把识谱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应当作为学习音乐的一种工
具和手段。我们不能先学会识谱,再学习音乐,而要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在音乐实
践活动中学习识谱。只有搞清楚两者的关系,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们在采用识
谱教学时从节奏教学、唱名音程感、乐器辅助教学、五线谱书写等几方面进行。
三、如何开展识谱教学
根据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模仿力强,但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等特点,本
人尝试着将孩子的识谱教学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依据新课程标准,由浅入深,
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
进行识谱教学。
(一)低年级五线谱教学
1.训练“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是音乐的生命,是识谱的基础,也是低年级
音乐教学最先进入、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节奏感是通过身体运动来感知,达尔克
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的教育体系中都研究节奏要素的单独练习,培养重要的节奏
能力。他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动”,节奏运动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
解,更要在运动神经中去感觉,促使儿童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的流动。我们应该
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记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
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节奏,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较有特点的节奏
型,然后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地引导学生学习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从而不
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如让学生模仿钟表的声响:“滴嗒、滴嗒”,就是
×× ××|×× ××|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马奔跑的声音“挂 哒哒 挂 哒哒”,
实际上就是××× ×××|的节奏型;让学生学习称谓的叫法“爸爸,妈妈”就是
×. × ×. ×|的节奏型等进行类似的节奏训练。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的说话中,强化学
生的节奏感,例如,老师边敲双响筒边说:“今天 是个 | 好日 子|”,接着让学生编
创,如“高高 兴兴 | 去郊 游 |”等,总之,我们要把节奏融入学生最常见的生活、语
言、活动中,把节奏教学融入孩子最熟悉的情境中,这样孩子才能毫无负担地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能够自主识读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二分音符
节奏。认识四分、八分休止符。知道了节奏与节拍的区别,并能够听到音乐手打拍。
能够做到“口读节奏,手打拍”。每次上课前教师都要抽出要学歌曲的一条节奏,让
学生自主识读。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锻炼学生的识读节奏能力,也使教唱歌曲变得
简单。而且每学一首歌曲前,都要让学生自己听辨节拍,并用律动表示出来。通过这
种形式,学生能够听辨出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律动中强弱的不同表示,有助于帮助
• 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