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3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53
第四章 撰写有教学经验的论文
学生感受歌曲强拍。
2.训练“唱名音程感”
音乐是听觉艺术,几乎所有热爱音乐的人都是从那些使我们感官愉悦的声音中
开始热爱音乐的。因此,音乐教学要立足于“听”,把识读乐谱的教学活动牢固地建
立在听的基础上。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这个时期的
儿童在听觉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方面都是发展得最快的阶段,牢固地掌握音高感,对这
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给低年级孩子进行“唱名音程感”训练的时
候,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唱唱名。也就是在歌唱教学中多唱歌谱。具体来说,就是在低
年级教歌时的“唱名模唱”和“唱名背唱”训练,要求能将学过的歌曲的歌谱“唱名
背唱”。练习使用唱名,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结合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的方
法;另一种是专门训练的方法,即使用听音(听辨)、视唱(视唱练习曲)的方法。
在每节课的课堂基础训练中教师都会让学生构唱音阶、变换节奏演唱音阶等练习。大
家一定会觉得总唱音阶学生会乏味的。的确是的,但是只要具有趣味性,学生一样非
常感兴趣。例如,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这样唱:2/4 1 1 2︱1 1 2 ︱3 2 1︱1 2 3 4︱3
2 1︱…
等学生唱熟之后,让学生把 mi 空过去,即只要是 mi 就不唱,用拍手代替等,这
种形式唱准了后,我们再把 mi 和 sol 空过去,即只要是 mi 和 sol 就不唱,用拍手代
替 ……这是一种音阶构唱的练习。我们还可以结合歌曲的学习进行音阶构唱练习。
例如,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歌中的谱例是这样的:4/4 3 2 ︱1 1 1 3 4 ︱5 5 5 - ︱
根据这个谱例,我先唱了一句 3 2 ︱1 1 1 ,让学生根据我这种模式也来编一句。于
是学生创编出了很多句,有 4 3 ︱2 2 2 ,5 4 ︱3 3 3 等很多句。由此我再举例按照
3 4 ︱5 5 5 这种模式进行创编时,学生一样创编出了许多的旋律片段。最后我在请学
生把他们自己创编的旋律片段由低到高进行了排列。这样,新的音阶构唱模式就诞生
了。学生们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就可以变换一种音阶构唱模式进行音阶的构唱。这样,
学生在进行音阶构唱练习时就会充满了兴趣,就不会乏味了。
当然在低年级听觉的训练过程中,本人还经常采用游戏、律动来进行。例如,通
过高人走路和矮人走路的律动来区分音的高低;通过有趣的唱名歌,巩固对唱名的记
忆;通过画旋律线的方法感知音的高低走向;通过柯尔文手势,帮助对音高的掌握。
待学生对音高概念有一定的掌握后,还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玩玩用熟悉的歌曲做听音
连点成图的游戏。
老师用稍慢的速度弹奏《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旋律,请孩子们把听到的音相对应
的点按顺序连起来。这样的游戏既训练了学生的听音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其过程又是在游戏中进行,孩子们兴趣高,丝毫没有抵触情绪,效果也可想而知。
• 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