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地铁轨道施工技术
P. 173
第十五章 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消缺
四、道岔常见病害的预防及整治
道岔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易于磨损变形,产生各种病害。由于车辆通过时,
使道岔状态发生变化,产生各种附加力,因此养护工作必须从结构入手, 强化
道岔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整治道岔岔区方向、高低,提高岔区平顺性,保证道床
的稳定性、弹性和排水性。减少列车冲击,延长道岔的养护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
(一)道岔方向不良
1. 造成方向不良的原因
忽视对道岔的整体维修,造成道岔前后方向不顺。
铺设位置不正确,随弯就弯。
加重钢轨及其零件磨损,作业方法不合理,硬性凑合支距和轨距,造成各连
接部不圆顺。
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造成转辙器部分轨向不良。
碎石地段捣固不实,使线路出现坑洼。
道砟不良,夯实不好,降低道床阻力。
钢轨及其零件联接不好,导致方向不正等。
2. 预防整治道岔方向不良的措施
做好道岔前后 50m 线路的整体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向顺。
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
弯好曲基本轨弯折点,做好轨距加宽递减。
检查确认基本轨既有弯折量,按照标准做好弯折段长度和矢量。
碎石道床地段需加强捣固作业,特别要根据道岔构造的特点进行适当加强,
夯实道床。
加强各部分零件的养护维修,充分发挥各种扣件固定钢轨位置的作用。
(二)转辙部分常见病害
1.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不密贴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加工制造时 50mm 范围内刨切长度不够。
②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