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115

第三章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优化研究




               所有的作业区域、所有的施工机具、所有的施工过程,以及所有常规、非常规活动、
               极端事件。风险源应体现危险发生的根源或状态,延伸到事故发生的源头,不能过于
               简单笼统。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划分了 4 个
               大类 15 个小类,每个小类中又包含了多种根源或状态,如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风

               险源就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
               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或活动梯缺陷,地面
               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物缺陷等。
                   风险源辨识的基本工作是风险源普查,在普查之前应首先明确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收集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也需要了解同类设备、设施或工艺的生产和事故情
               况以及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及社会环境,然后分析影响施工人员
               安全、结构安全、工期、质量、环境的风险源各方面特征,并归类、记录。风险源辨
               识一般以风险源普查表的形式进行调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观察、同工

               作人员交流、查找相关记录等方法进行确定;另外还有一种常用方法,就是通过分析
               已发生事故的、与本桥梁类似的工程,进行风险源的辨识。
                   风险源普查不是一次性行为,而应有规律地穿整个项目中,根据工程进展,对风

               险源进行新的扩充或删减,建立风险源动态数据库,尽可能多地统计桥梁工程领域的
               风险源,并按不同桥型进行分类,供以后桥梁建设风险评估参考。

                   二、风险识别方法

                   通过风险源普查的方法,在我们获得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之后,

               就要开展风险源辨识的工作。风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风险因素的研究,确定其对桥梁
               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以排除轻微的风险因素的干扰,并为以后针对重要风险源的提
               出应对措施的工作奠定基础。

                   风险源识别方法主要有幕景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
                   ①幕景分析法,是一种能识别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的方法。其研究重点是,如果引
               发风险的条件或因素发生改变,其带来的风险会发生如何改变,会导致何种后果。但
               是幕景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风险识别过程中,可能与实际进程存在一定

               的偏差,最好同其他分析方法一同使用。
                   ②专家调查法。主要是依靠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判断,调查结果会因个
               人水平及经验积累产生较大差异,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③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将复杂的系统,

               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得到各风险因素
               的权重。


                                                                                         • 103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