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01

第五章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二)在探究式学习中,要重视运用知识和技巧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学科教学目标仅限于“知识掌握、能
             力培养、思想教育”,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重视对知识的

             系统掌握,重视对知识的继承,忽略了知识的产生,仅仅是对知识的总结,对人
             类祖先对知识的探索和探索,缺乏对知识的认识。关于如何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
             问题的讨论很少(目前的教育状况是,老师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把问
             题抽象成一个抽象的问题,而问题的回答往往是单一的,没有开放性,在这个时

             候,现实问题就是“失真”的),很少涉及知识本身的不完整,它会随着人类的
             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而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学生的学习主要
             是接受式的学习,注重机械的记忆和简单的运用,他们不知道,知识是在前人的
             不断失败和探索中被发掘出来的,他们感到自己与知识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传

             统的教育是“填鸭式”的,但在知识经济的快速变化中,这些人才很难适应。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知识论也在不断地改变,它已经被看作是一个过程。知
             识的掌握已经不再是重点,而是如何运用知识。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把学生
             的学习活动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中,着重于将知识

             运用于实践中,使学生积极参加类似的科研活动,体验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
             决问题的过程。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不受书本束缚,不相信权威,要
             充分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地提出新的观点、新思路。鼓励创
             新,勇于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

                 单科性和学术性的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强调学生的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运用。研究性学习评价是指将所学知识、所掌握的基本技能运用于各
             类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中,特别是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科技发展问题、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在探究式学习中,通过主动获取知识,运

             用知识,促使学生深刻思考知识的价值,并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内涵,形成全面、
             系统、深刻的知识结构。因而,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应注意运用知识与技
             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等。
                 (三)探究式学习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在探究式实践中的亲身体会和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以“从实际中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它包含了项目的提
             出、计划的制定、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数据的筛选和精炼、成果的总结、展示和
             交流、成果的评价,以及在研究中的融合和转移、学会协作和共享、培养科研的



                                                                                  ·93·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