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99

第五章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②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③培养收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④学习和交流。

                 ⑤加强对科学的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⑥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有责任感。
                 从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出发,对探究式学习评价的目的进行详细论述。
                 (一)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参与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参与态度有很多种。比如,你有没有参与项目组的每
             次活动?参与的时候,你是完全地投入,还是只是敷衍了事?你会为你的工作而
             奋斗吗?是否主动收集信息?数据分析与处理是否有效?有没有提出一些想法和
             提议?在学习上,你不怕吃苦吗?遵守学校的纪律吗?

                 (二)探究式学习中的合作与人际互动
                 本研究以小组、班级及年级研究性学习为对象,探讨其合作态度及行为之
             绩效。比如,你愿意帮助你的同学吗?你有没有和同学一起工作的习惯?你想和
             老师沟通吗?擅长倾听并接受别人的意见吗?对异议的处理是否恰当?是否为班

             级、小组的研究性学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动手能力
                 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都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和动手能力。比如,题目的选择是否适当?有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这个项目的

             可行性吗?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不对?这一发现有创意吗?高一、高二四个学期的
             研究性学习情况怎样?
                 (四)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和技能
                 对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的运用方法和技能的水平进行了评价。如:

             选题方向、项目确定能力、项目执行能力、查阅资料、实验安排、实验实践能力、
             调查研究观察能力、文献归类分析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开题和结题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现代技能等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探究式学习评价的基本原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加强校内评价,以学生的学习表现
             和成长记录为基础,并提出了以多元目标、多元方式和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方法。



                                                                                  ·91·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