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5
第一章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了一种新的结构,建立了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学
习方法。
(二)教学质量评价与建构主义的思考
建构主义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对教学评价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们对教学的有
效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要参与到教学中去,
要让学生参与到“做”中去。有效的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有效
互动。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和教师的交流,也是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扮演着促进、引导和合作的角色。有效的教学应该在学习
材料、时间和空间等方面为学生积极建构提供保证。有效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对
知识的真实认识。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没有深刻的认识,主要有:能不能用自己
的语言去解释和表达;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预测,以说明相关现象,
解决相关问题;可否将此知识应用于变型问题的求解;是否能够结合有关的多个
领域的知识来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是否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现实问题。有
效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和别人的学习。“我的思路是什么?”“我的
思路是最好的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在评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自我
监督和反省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有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本课
程中得到正面的情绪体验。
20 世纪 90 年代,尤其是 9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
识经济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际间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对人才质量的争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999
年,国务院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了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
兴计划》,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十六届
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社会为目标,
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
体现,是对教育职能的进一步理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因此,教育
评价应该提倡“全体学生的发展”,但不能使每个人都一步一个脚印,而要在原
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教育评价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