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7

第一章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建立了综合发展的综合发展目标,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
             内容。
                 ①品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和社会主义;遵纪守法、

             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
             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具备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
                 ②学会用英语怎么说?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能够负起责任;能够使用
             不同的学习策略,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思考自己的学习进程和结果;能

             够将各种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并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具备探索性和创造性精神等。
                 ③相互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够和别人共同制定目标,并为达到目的而奋斗;
             尊重和了解他人的情况和看法,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限制;能够将不同

             的沟通方式和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协作。
                 ④性格和情绪。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自尊、自信心;能够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宽容、自强等
             优良人格素质。

                 推进“全面发展”与“全优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面发展”是针对
             过去学生评价中过于注重学习成绩的问题而提出的,特别是要摒弃这种为了追求
             学业成绩而以牺牲学生其他方面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做法。“全面发展”强调在基
             础教育的基础上,从整体发展的观点出发,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因而,

             每一门课程的目标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也包括学习的过程、方法、态
             度、价值观、问题解决能力等。
                 从本质上讲,“全面发展”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并不等于“全优发展”。
                 “全优发展”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实施,与因材施教、社会需要多元化的

             人才需求相适应。所以,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系统,就是要从多个层面
             评价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层次上的进步情况,让他们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样才
             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起自己的信心,从而达到自己的价值。因此,要
             防止教师对“全面发展”的认识片面,对学生进行全面、面面俱到、获得全优的

             错误认识。







                                                                                   ·9·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