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21

第一章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第三节  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


                 一、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形成型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对学生现
             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成绩和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期末评价是对学生在期末或学习期末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业成

             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和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以结果为中心的终结性评价,以“过去”为导向;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是以“未来”为导向,以发展为核心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排除了学生对答案的思

             考、推理和假设的形成和运用,缺乏对思考过程的评价,造成了学生仅注重结论
             而忽略了过程。结论性评价不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视,培养科学的探
             究习惯;影响学生的思维素质,制约其灵活、创新的解决。而形成性评价则是深
             入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去,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所付出的

             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从而有效地引导他们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使其真正实现评价
             对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对学习的重视,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
             神得到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知识和技

             能的实现、程序和方法的全面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因此,新
             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全
             面发展。


                 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定性是指通过非量化的手段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其概念与定量相对应。定性
             的手段可以包括观测、实验和分析等,以此来考察研究对象是否具有这种或那种

             属性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定量是指以数量形式存在着的属性,并因
             此可以对其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用一个具体的量(称为单位)和一个数的乘积
             来表示,以物理量为例,距离、质量、时间等都是定量属性。

                 在我国,以标准化测试为主要的教学评价方式,这一定量的评价方式在教学
             评价中形成了“技术模型”。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定量评价是教育领域科学技术
             思想的体现。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令人沉迷于理性的优越感,努力



                                                                                  ·13·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