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53

第七章  普通高中高考评价



             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对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迁移课堂所学内容、理
             论联系实际水平的测量与评价。
                 ④创新性。素质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创新性的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培

             养的教育体系突出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也将创新型
             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方向。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是创新思
             维的重要特征。具备良好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独立思
             考,大胆创新创造。他们具备敏锐发现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具

             备推测、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具备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性要求创设合理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要求对即
             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新颖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
             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水平进行测量与评价。

                 因此,高校招生评价的目的,直接关系到高校招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模糊导
             致了高考评价的概念、指标的可操作性,甚至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变形;单一的
             考试评价体系、形式和内容、结果的运用都比较单一,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
             的巨大变化;而趋同性又有悖于多元化的考试改革潮流,不利于地方和高校的自

             主发展,也不利于改革和创新高考评价体系,评价和选拔多样化、个性化人才。
             所以,高考评价的观念和目标所面对的改革困境就在于:如何强化研究、整体规
             划、分层分解、分解、保证体系和连贯性;怎样让它更清楚,更容易使用;在高
             校自主办学、自主办学、改革、建立多元化、适切性的高考评价指标体系中,应

             如何充分发挥地方和高校自主办学的作用。


                      第三节  高考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与改革诉求



                 一、单一高考评价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高校招生评价多以文化课和文化课的成绩为唯一依据,这
             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招生体制饱受非议的重要原因。如果说现行的高考评价制度是

             为了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基础教育发展滞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下而
             对人才的选择,那么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对人才
             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构建一套能够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考评价
             体系。


                                                                                 ·145·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