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55
第七章 普通高中高考评价
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而
仅仅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还不能被称为创新人才。创造性人才应该是
全方位发展的,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是一个个性自由、自主发展的人,可以根据
自己的爱好不断地探究和研究。那些被当作“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以及受
各种条条框框的人,是不会有创造力的。现行的高考评价制度,就像是一道束缚
着高中生的“锁链”,让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精力都集中在教材和试题上,从而
限制了他们阅读的自由。
(二)新课标对单的中学新课标:对高考评价系统的反推效应
高考作为高中教育的“指挥棒”,也是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
然会影响到高考的发展。中国中学新课改是 21 世纪中国中学教育的一次重要变
革,它的宗旨是“积极推动教学创新,努力建设富有生机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强身健体、
团队协作、社会责任等为宗旨,为培养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
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新课改不仅是思想观念的变革,而且在
课程设置、内容、方法、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体现了
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这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对高校
人才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课程评价”与“学生评价”的改革,直接
影响着“高考评价系统”的改革。
新的高中课程和学生评价要求采用综合的学习表现和成长记录的综合评价方
法,即学校要遵循多元培养目标、多样培养方式、注重培养过程的原则,综合运
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和作品展示等方法。通过自我评价、互评等多种
形式,构建了一套完整、动态的成长档案,以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成长过程。这
就意味着,新的高中课程和学生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的单一、注重知识的评价
方式,转向了以综合、多元、动态、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新的高中新课程注重培
养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终生学习的能力,强化了课程的综合性,并将它与社会、
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改变过分强调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提倡学生积极参与、
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改革高校学生评价过于注重筛选和筛选,使
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以“以生为本”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潜能为核心,
构建面向学生发展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在考试评价体系、内容和评价方法、命题、
评价方法等方面,对现行的高考评价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这场轰轰烈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