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65

第七章  普通高中高考评价



                           第四节  高考评价的科学性问题与分析


                 高考作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测试体系,过去的高考注重其衡量作用,

             而忽视了它的评价作用,仅仅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测量的指标和尺度来衡量。高考
             评价改革的中长期问题是科学和公正的问题。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大纲的颁布,将
             使其更加完善。新高考评价制度的实施要从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评
             价方法四个方面入手,统筹考虑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一、高考评价制度改革中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问题

                 (一)关于科学的问题
                 科学的评价思想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它是伴随着高考改革逐步发展和完善

             的。在大学刚起步的时候,高考的评价多采用体验式的评价思想,试题的内容、
             形式、命题、阅卷、打分等都是凭经验进行的,缺少科学、严谨的评价,使得招
             生质量很难掌握。“文革”后,高考停办了十一年,其间大学招生采取的是举荐
             录取,选拔方法缺乏科学性,而且学生质量参差不齐。随着高考体制的恢复,特

             别是 1985 年的高考标准化考试改革,西方近代科学的测验和评价理论和方法被
             引进中国,并被引进了大学的考试评价系统,旨在通过科学的测量来确定考试的
             目标、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命题和成绩报告,从而提高考试的科学性,从而建立
             起一套标准化的考试评价体系。标准化的考试制度,使高考客观、科学性得到了

             极大的提升,同时把标准清晰的高考成绩作为衡量标准的尺度,也为大学的选拔
             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指标,其公平性非常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科学性和公平
             性的暂时均衡,有利于培养合格的考生,对推进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均衡,致使对高考标准化改

             革的理解不够全面,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念,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内容,而
             现行的高考标准分制度也如昙花一现,未能持久实施。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
             移,传统的考试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趋于定型,而高考成绩作为一种衡
             量体系的定量指标,也在不断地被异化,将其与高考评价相等同,过于追求高分,

             从而导致了高考评价的科学性。新世纪以来一系列的高考评价体制改革,旨在打
             破传统的考试体制,走向科学的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的方针是“不拘一格地
             降人才”,为在某些方面有特殊能力的考生提供一条向上发展的途径;“三位一



                                                                                 ·157·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