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69
第七章 普通高中高考评价
十分丰富,涉及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体育健
康、审美表现等多个层面,可以有效地弥补高考、学业水平的缺失。然而,综合
素质评价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其评价的内容与程序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从
而影响了其在招生中的作用。“三位一体”的高考评价模式是我国高考评价指标
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但要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作用,还需要对
三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其评价的内容与功能更加完善。
除“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外,2018 年全国教育会议还提出要培育“以德、
智、体、美、劳”五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也为高考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提供
了一个新的思路。“五育并举”既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又是高校招生评价
指标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参考。以此为内容基础,高中、大学可以发展新的高考
评价指标。此外,高校作为选拔人才的主体,既不能一味地利用现有的评价结果,
又要根据自己的人才选择需求,积极设置新的考核指标。
(三)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健全高校招生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高校招生评价体制进行宏观变革,突破
高校招生考试“一枝独秀”的评价体制。而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则是
从微观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落实高考的考核指标体系,与“考什么”有关。从考核
内容上,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新要求,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必须积极回应这一要
求,力争做到在高考命题中涵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考查内容。教育部按
照新形势下的新形势,大力推动高考评价改革,以评价为基础,推动内容改革,
建设科学、公正的高考体制。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教育部新颁布的考试评价体系,
对“考什么”中“四层”的考试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
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思维方式的综合素质。其内
涵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具有“四层”的“高瞻远瞩”的功能。
学科素质是指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够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
式,将学科的相关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科素质既是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型人才,又是大学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关键能力与基本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核心
价值观和学科素养的先决条件。
“四层”的考试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也把素质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