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97

第八章  普通高中发展性教师评价



             键,就是要求教师勇于创新,善于反思,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教
             师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把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写、所感、所创形成自己的
             个性风格,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将自身教学水平推向新层次,不仅如此,教师

             在反思过程中,逐步养成善于研究的习惯,成为一个“研究者”,并以研究者的
             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
             反思,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和发展要求。因此可
             以说,自我反思是课程改革中教师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

             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教师自我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反思性行动,第一层次主要是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

             技术的有效性;第二层次主要针对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
             践,以便作出独立决策;第三层次主要针对课堂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反省和检
             查有关行动的规范化。
                 依据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内容,我们可以把教学反思作如下分类:

                 (一)按教学进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
             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
             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作出

             反思。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
             怎样的深度和范围的材料对学生是合适的?哪些学生需要特别的关注?哪些活动
             有助于学生达成目标?如何组织学生和材料,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哪些
             条件会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

                 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
             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具体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诸行为进行
             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

             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了作出必要的反思,教师必须决定需要信息的类型,获取
             信息,分析信息,形成判断。在整个评价、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
             题: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是否如我所希望发生?怎样用教和学的理论来解释我



                                                                                 ·189·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