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35
第二章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
因此,要真正落实新的课程标准,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就必须找到一种与之
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中,评价模型是影
响学生认知、行为和价值的最敏感的指挥棒,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新课
程的认识、行为和价值的认识和价值模型。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班级评价改革趋势
1. 新课标下的评价思想
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
对教师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从“学”的角度来衡量老师“教”的“以学
论教”。它着重从学生的情感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的实现状态等方面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2. 新课标下的评价准则
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本目的和发展性目的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基本目的
就是要遵循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使教学井然有序、知识技能教学得以实现。
发展目标主要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注重情感的社会质量。教学目的是把知
识、技能和能力、情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②课堂讲授过程的科学化。课程教学策略的整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是
针对三个问题:“爱学”“会学”和“善学”。从而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课堂教学
策略:一是激励式教学战略;二是自主学习的战略系统;三是探究式教学的战略
系统。
③课堂上的期望结果。情绪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之间的协调。
“以学论教”是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学”,一是学生是否可以
轻松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主要包括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二是学
生是否会学,是否能学,主要是指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论
教”是从四种不同的教学状态(情感、交往、思维、目标达成状态)对课堂教
学的影响进行评价。评价课堂教学成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判。一是观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维持良好;二是观察学生
的心理活动状况,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有无影响;三是要考察课堂教学
的目的达到情况,在课堂上,学生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的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
好处。
新课程评价思想的提出,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须坚持师生共同发展的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