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37

第二章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



             新个性、创新品德得到培养和发展。
                 ⑥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整合中,教师能够积极地利
             用教材资源,积极地利用图书、音像、图片、网络等资源来实现教学;能够设计

             出合理的教学组织与联系;能够通过创造适当的问题和探究环境来提高学习的兴
             趣、求知欲和探究欲;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引导、启发、激发和监控学生的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交流、交流、合作、
             发挥创意的空间环境。

                 ⑦有效地改善了教育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废话显著减少,教学目标明确,
             提出的问题大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没有什么价值或者没有什么价值的问题。学生
             之间的形式主义协作学习与讨论比较罕见,重复训练和机械训练更是罕见。每位
             学员都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充分利用自己的潜力。



                         第二节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维度和量表



                 教师课堂评价量表的制定是教师评价过程中最为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
             谓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①检验诊断的作用。通过定期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看出“教”与“学”的
             成败,并对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剖析,找出教与学的要点,并提出
             纠正的对策。诊断既是“教”,又是“学”,诊断“教”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

             水平,诊断“学”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②反馈调整作用。课堂教学评价提倡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前提
             下,通过协商、讨论等不同的交流方式,对教师的评价进行反馈,以达到更全面、

             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③说明激励作用。通过对受试者的评价,可以把评价过程当作一个展示自己
             的教学平台,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对其进行肯定和激励,从而形成一种积
             极、高效的激励方式。
                 ④对归纳的反省作用。课堂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个人参与;参加评价会给

             受测者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促进受测者的内在动力,从而形成自我反省和反
             省,从而使受测者对自己的早期行为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从而得到持续的
             发展。



                                                                                  ·29·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