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62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发挥他们的多元智能。因为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进行的,教学环境包
            括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等因素,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态度)、学校与社
            区环境(风气、社区成员构成、学校班级数、交通状况)、教室环境(班级人数、

            教学条件、卫生状况等)。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成效。因此,要以
            教学环境为目标,使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达到协调一致。

                三、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个人差异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所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的主
            观努力等因素,学生的个性差异显著。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于 1895
            年出版了《个别心理学》,阐述了个体差别的本质与范畴。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
            与切斯在 1950 年代领导了一项为期 10 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宝宝在出生后

            的头几个星期里,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性格特点
            趋于比较稳定。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可分为九个不相关的维度,即:适应性、规
            律性、活动水平、趋避性、反应阀、反应强度、心境、注意分散、注意持久。在
            人格特质的九个维度上,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种性格类型:“容易型”“困难型”

            和“慢热型”。因为有很多不同的气质维度,所以很难发现两个性格相同的人。
                传统的教师评价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为中心,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
            习的进程,忽略了情感、态度、个性等因素,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略了
            学生的自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

            出:“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充分挖掘和开发他们的各种潜力,了
            解他们的发展需要,使他们认识自己,树立起他们的信心。”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在《人脑
            结构》一书中指出:人类的智力至少有七种,而这些七种智力中的任何一种,都

            有可能达到极高的程度。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没有一种智力,但只要适当地鼓励、
            培养和引导,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真正地发挥评价的作用,就可以把七种
            智力提高到一个很高的程度。这一理论在国际上的影响很大,它挑战了传统的一
            元论,也挑战了传统的学生能力评价概念,并促使教育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

            待教育评价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有效学习的内在条件之一是学习者必须具备积极的处理心
            理,而不具备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54·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