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19

第六章  基于“科—工整合”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


                 2.教学目标要求:统整性、发展性、回归性

                 1)教学目标的统整性
                 统整是当代教学的一大趋势,也是科—工整合的主要体现,尤其是目标上强
             调学生发展整体性、知识的整合性、活动的目的性,而以统整为要求进行教学目
             标设计也引导了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由于科学课程本身的特殊性,

             它集结了多种来源广泛的知识,就更加要求以整合目光看待教学,以统整目光设
             计科学教学目标。加入工程元素是非单一性目标结构的教学,尤其是将工程实践
             作为目标体现,针对设计希望学生达到的期望表现是依赖于活动和问题整体的。

             在统整性的要求下,各个教育要素有机协调在一起,覆盖更广泛的教学内容,统
             整性的目标希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能力协同发
             展,打破与现实世界脱离的现象,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终身学习的科学态度和
             基础知识。

                 统整有四个经典主题,即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和课程设计统整,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需要考虑经验、社会和知识如何统整以满足学生整体
             发展需要。经验统整强调在目标设计上寻求教学经验与知识的最佳组织方式,也

             就是新知识或新经验与已有经验的联系,教学目标的统整设计要对原始经验进行
             了解,进而寻找经验的增长点,不要凭空设计毫无联系的目标。由于目标来源于
             基础知识,因此知识统整是目标统整的主要体现,它体现在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期

             待并非是单个知识点的记忆重述,而是依据知识范围和顺序,组成主题、活动和
             问题进行目标制定。社会统整是指教学目标要关注社会问题,连接知识与真实情
             境,将学生的个人科学兴趣与社会问题产生联系,实现素养提升和积极主动的学

             习。在教学目标的统整性要求下,科—工整合需要对知识中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进行筛选,以主题或活动形式提炼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寻求学生已有经验,
             亲身实践和设计获得新知识,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随时进行动态性目标调整。
                 2)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科—工整合的科学教学不仅面向科学知识本身,更多的是工程思维和科学素
             养,目标设计需要立足于知识但不局限于知识。由于人的持续发展特性,教学目
             标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目标具有前瞻性并且不断变化。前瞻性是指立足于当代科

             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教学与未来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养成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取向。人的发展性是需要注意


                                                                                    111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