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26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分为模块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科学知识,一步一步稳健地将科学知识与工

            程实践联系,并反复研究进行深度融合,也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小步子,多层
            次关注学生发展。在模块的划分上,根据科学知识和工程实践以及整合的特点,
            分为指向科学知识的“基础模块”教学、依托工程的“实践拓展模块”和反映整
            合的“综合分析模块”。在基础模块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对

            案例进行形象化模拟和分析,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基础知识传授,以
            课堂教学为主,使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在实践拓展模块可以用材料、技术进
            行辅助,掌握专题领域科学知识的同时挖掘交叉知识,实现思维的拓展,进行知

            识的创新结合。同时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能力,在实验
            室或真实的工程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创造性设计和实施设计方案,鼓励创新能力
            的培养。在综合分析模块是对基础模块和实践拓展模块的整合分析,是在思与做
            结合之后对科学知识指导工程实践的反思,对交叉知识和边缘知识的再反思和

            学习。
                (三)对应科学与工程实践、工程设计环节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继目标设计、方法选择之后依据目标方向做出的具体需要

            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流程,结合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科学与
            工程实践需掌握的内容、工程设计的环节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
            认为科—工整合的教学过程应具有与这些对应的环节。

                结合科学与工程实践要求和完整工程设计流程,科—工整合的教学过程第一
            步是根据教学目标明确科学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明晰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问题所
            处的真实情境以及解决问题面临的工程困境。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工程信息,提供

            工程问题解决材料和学习支架。第二步在了解问题之后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问题
            解决方案,利用观察、取样、调查等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必要步骤,此阶段更
            注重个人方案的提出,调动学生自主构建分析方案的能力。第三步根据调查和分
            析作出工程设计,也就是将前一步的方案转化为操作性的工程元素,为进一步搭

            建模型做好准备。第四步建立模型实施设计,此阶段是个人设计与团队设计相结
            合,学生将前阶段自己的分析与方案与团队结合,整理出一致同意的工程设计。
            第五步进行模型和设计的测试评估,也就是将设计投入制作阶段,将物料转化为

            设计成果,运用数学和计算思维测试成果,进行方案初步反馈。第六步通过小组
            成员的交流讨论,共同商讨设计方案的改进。第七步优化设计方案,重新设计与


            118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