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27
第六章 基于“科—工整合”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
制作,在此过程教师帮助学生加深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工程中有更深刻的体会。
最后获取交流信息,评价并得出结论,是对最后重新设计和制作阶段的总结与评
价,对最终解决问题情况的评估,以及弥补工程设计缺陷的情况。
(四)注重设计过程与产品输出相结合的教学评价设计
1.以科学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理念
科—工整合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学生运用科学与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培养情况,在建构中发展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强调
对真实问题的探索。对于评价的设计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程度、教学活动进行情
况、学生接受程度出发,形成符合科学课程特色的差异化评价,也就是对学生技
能掌握、工程设计和逻辑观点等差异进行层级赋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多角度
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多元思维活动。
在评价目的上关注发展的永恒主题,以素养培养为导向,了解学生在科学知
识上的需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善于利用工程解决问题,培养科学和探究的能
力。评价的方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的价值,是一种发
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以培养终身学习的科学素养为
目标;评价主体多元,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在沟通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
异,同时随时修正课程,调整课程中工程与科学的渗透程度和情节设置;评价内
容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全方位考察,基于科学本身,延伸于数学计算、技术使
用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情感态度、技能表现和思考评判
等方面综合评价;评价过程动态化,注重将质的评价和量的评价相结合、终结性
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由于科学课程本来就涵盖很多方面,无论是对物质的
认识变化研究,还是对生态的感知研究,加上整合了工程学的设计操作研究,单
一的评价过程不能完整体现学生的成就和课程本身的价值,动态化的整合评价也
是评价的核心措施。
2.多种教学评价类型共同作用
由于教学评价具有激励、指导、反馈等功能,不同评价类型的关注点和侧重
点均有差异,因此,整合理念下的教学评价也要从多种类型进行考虑。从评价指
向的对象、关注的问题和评价方式上,教学评价可分为内部评价和效果评价。内
部评价是对教学活动本身的评价,主要关注活动和内容的优势,对教学内容的具
体要素进行整理编排和分析,效果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关注教学过程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