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33
第七章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界定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
所获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也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
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此时的探究则是一种学习活动。
也有研究者认为,广义的探究泛指一切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既包括科学家
在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也包括普通人在好奇心驱使下所进行的研究与创造活
动,还包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探究学习活
动。而在课堂教学的语境下,探究单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
划地进行的类似于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
由上可知,探究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学习活
动。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探究要求学习者具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以充足的证
据作为支撑来追求知识的确凿性。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探究要求学习者在科学
态度与科学思想的指导下,用一定的活动程序与活动方法来保证探究的规范与准
确。综上所述,探究可以界定为基于问题或事件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获得结
论或信息的实践过程。
(二)探究式学习
受时政策引导、理论基础、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探究式学习的内涵是在
不断演变着的,关于探究式学习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研
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与价值取向,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国内外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及要素持有较为一致的看法。
区别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把握其基本特征。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将探究式
学习的基本特征概况为五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二
是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三是学习者要根据
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四是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
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五是学习者
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即探究式学习要尽可能地包含上述五个基本特
征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养成科学素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
符合以上特征才是探究式学习,教师基于不同的学习内容,部分地或完全地应用
探究式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习方式的实际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探究式学习具有以下几点要素:第一,探究式学习
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第二,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