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41
第七章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
(四)评价标准不明,限制学生发展
1.评价标准不明,评价无据可依
当前小学科学课中对探究式学习的评价方式有师评、自评、互评、家长评等
多种方式。评价的主体很多,却没有与各主体配套的评价标准指导评价。以家长
评为例,T 老师提到有时课上完成的作品也会让学生拿回家给家长展示,学生也
会从家长那里得到评价。那么,家长会如何评价呢?在没有知识基础与课堂背景
的状态下,家长或许只能评价学生做得好不好,却无法将学生成果与学习目标
挂上钩,学生也无法从家长的评价中获取指导信息。评价不仅要有激励作用,更
要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诊断与调节。在评价标准不明的情况下,评价的效果会被削
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2.评价内容缺乏针对性,影响学生改进与提高
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大大减少了学生对于评价的畏惧感,也加强了学生课堂
的参与感、体验感。但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则会出现评价内容缺乏针对
性的情况。
首先,该评价表只让评价者定级,没有位置留给评价者表达具体的评语。学
生无法明确自己具体哪里好,哪里不好。其次,这位同学的评价表上都是笑脸,
即评价者均认为他的表现优秀无需改进。那么究竟是这位同学真的很优秀还是评
价者是形式化地都给予优秀评价呢?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如何引导
学生、家长群体客观地、真实地对学生探究表现进行评价,值得我们思考。
(五)探究资源不足,师生探究活动受限
基于探究资源的表现形态不同,可以将其分成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硬件资
源包括探究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设备、材料、场所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设施;软
件资源包括探究时师生参考的信息及情境如教材、多媒体等。基于调查结果,教
师认为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不足以支持教师全面应用探究式学习。
1.探究设施老旧,影响学生探究体验
大多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探究活动。但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
于实验室的体验感均不是很满意。
问题:请将你对科学课应用探究式学习的看法及建议写在下方?
学生 1:“实验室的东西再全点就好了。”
学生 2:“每次做实验都要看运气,运气好就能分到好用的器材,运气不好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