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44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法,而是翻书找标准的答案。学生的安全感不足,是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究
当中的。
当然,也有教师发现了这一问题并试图改进它,但在改进过程中也会产生一
些问题。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不是对教师角色的弱化,而是对教师角色的更新。但
有教师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弱化了教师的控制与引导,使
学生从相对自主逐渐走向了完全自主。这样不仅严重干扰课堂秩序,出现课堂失
控现象,也会影响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效果。
4.教师知识水平与探究式学习要求不匹配
开放性是探究式学习主要特征之一,它不仅意味着过程的开放,更意味着内
容的开放。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基于先前经验会不断生成并提出新的问题,学
生的问题往往天马行空,难以预设。同时,科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数
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都是科学的一部分。就如 T 老师所说:“科学
探究涉及到的知识面太广,上课你得补充足够的知识,不然真的很难讲下去以及
面对学生各种十万个为什么。”
因此,教师要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教材相关内容以外还需对数学、化
学、生物甚至人文学科进行了解。即在传授学生“一杯水”之前,准备好“一桶
水”。但这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时间与精力,并且需要随着知识的革新一直保持
学习的状态,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一问题针对不同群体出现了不同的解决
方式。如 C 老师所说:“像我师傅快退休了,平时就是能省则省,探不探究都
看心情,反而我们小年轻重视这个。”部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面对挑战时选择
了得过且过,而新教师为了个体的生存则会努力学习。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即
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不做,经验、能力不足的教师还做不好。
(二)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不强,探究能力发展不均衡
1.探究能力发展不均衡
研究将学生探究能力细化为理解能力、搜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发现
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操作与实践的能力、应用学习策略的能
力。就理解能力来看,有的同学表示无法理解教师所布置的探究任务,这从侧面
反映出在开展探究活动时,一部分学生是不知道在做什么和该怎么做的。知是行
之始,学生理解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其成为探究活动中“旁观者”的主要原因。就
搜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来看,基本或完全掌握这项技能的学生不在多数。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