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49

第七章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


             方式。作为学习理念的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实际是一脉相承。其核心理念是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以得到发展。作为学习方式的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学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判断、选择。
                 4.探究式学习与探究式教学

                 课堂中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离不开教师的安排与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的
             语境下,探究式学习与探究式教学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如果放在学生的角度则称
             为探究式学习,放在教师的角度则称为探究式教学。在本书中统一将其称之为探

             究式学习。
                 (二)转变教育理念,指导探究式学习的应用
                 教师教育理念主要由知识观、学生观与教学观构成。在对教师进行调查的过
             程中可以看出,一线教师们对于应用探究式学习进行教学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在

             具体应用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采用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或将探究式学习“转化”
             为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教学。这从侧面表现出传统教育理念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较为深刻。自隋唐开科举以来,应试就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针对应试有高

             效作用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当前一线教师也是在传统教育的环境下
             成长起来的,因此传统教育理念被不断植入价值观层面,指导者教师的教学。而
             探究式学习根植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完全不同,想要有效地应用探究式学

             习,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转变自身教育理念。
                 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在知识观方面,教师逐渐
             转化为建构主义者,摒弃“真理不变”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不确

             定性,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探究知识而非向学生宣示知识。在学生观方
             面,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是主要的应用者,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
             习经验都为其积累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应用探究式学习进行教学时
             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当的是引

             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指挥者。在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度”需要
             教师准确把握。既不能让学生完全自主、过度自由,也不能将探究的方式与过程
             进行统一制定。在教学观方面,教师要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单是培养有

             知识的人,更要培养有能力、能创新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将学
             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更要鼓励他们加入到教学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


                                                                                    141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