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50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学生发挥所长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培养能力。这样才是情感充沛的、富有生命
            力的教学过程。

                (三)正视师生关系,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统一
                将个体置于大背景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人都是被动的学习者。因此,关
            于探究式学习能否由学生完全自由地进行,笔者是持反对意见的。学习是一个能
            动的过程,探究式学习更是如此,学生的个体经验不足以支持他们依靠自己掌握

            系统性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探究式学习要求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探究方法进
            行学习,同时探究式学习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建构新知。
            学习者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建构或完善认知结构,内化学习内容;教师的
            任务则是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帮助。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种建构不一定是自主建
            构。自主建构要求教师把知识的质疑与批判、鉴别与选择、探究与建构的权利还
            给学生,允许和尊重学生享有和承担自主建构个人知识的权利与责任,使学生个

            人知识合法化并对自己的个人知识负责。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效实现不是通过在课
            堂上的放任自流,而是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与有效配合。部分教师在应用探究式
            学习时为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将课堂完全交由学生掌握或对学生的想法或行为

            持完全肯定的态度,都是不恰当的。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
            观点和看法,并给予肯定与表扬,以鼓励下一次的建构行为。这一做法的出发点
            是好的,但在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观点的分析,任由学生提出空泛的甚至错误
            的观点而不予以提醒,将会导致学生认知水平无法提升。
                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学生的思维层次将停留在原地,甚至形成自己说的

            都正确的想法,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主体性并非与生俱来,是需要在成
            长过程与学习过程中不断养成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探
            究、自主的情境,建立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在积极、安全的氛围中

            自主开展探究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学生探究的过程,对学生表现
            进行诊断,及时指出不足之处或赞赏优秀之处,促进学生成长。

                二、提升探究教学能力,创新应用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类似于科学探究却不等同于科学探究。有学者认为探究式学习的
            应用过程应该按照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来设计,即提出问题—进行假设—


            142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