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4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54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评价结果四个环节,在设计探究式学习时同样适用。在与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
有老师表示探究活动都是按照教材给定的活动内容进行的。这样的应用探究式学
习不仅过于刻板,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的探究活动跟教材上的一模一样,也会逐渐
丧失新鲜感与积极性。
教材内容是探究活动开展的载体,但教材只是参考,教师不能够照搬照讲,
而是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内容。首先,依据掌握科学知识与
技能的目标确定探究活动的内容范围,依据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确定探
究活动开展的形式,依据培养科学思想与精神的目标确定探究活动的价值内涵。
其次,依据学生的年龄、学情等确定探究活动的难度系数。如提出问题环节,教
师要为 1~2 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引导,使之能够从具体现象与事务的观
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而对 5~6 年级的学生要提升探究难度,并要求
学生能够基于所学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
的科学问题。
3.设计探究形式,使探究形式与学生学情相互适应
任何一节课都需要教师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等方面出发,提
前进行准备与设计。然而,教师为了课堂的顺利进行,往往走入一个误区,即课
堂设计越精密、越详细、越紧凑越好。就像电影导演一样,提前安排好演员的台
词、动作与走位。而以此呈现出来的课堂是由教师严格控制的课堂,即使教师应
用了探究式学习,我们也不能称之为探究式的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核心理念就是
肯定学生的自主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探究内容的难度,要求学生进
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不论是科学教育还是探究式学习,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学生个体发
展。为融入这一教育理念,我国学者在制订科学教育标准时在开篇就强调小学科
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
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指导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
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
的能力。
(一)了解学生水平,合理设置探究难度
探究任务难度设置不当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实际探究水平的了解。探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