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63

第七章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内容是探究式学习的载体,方法是探究式学习的表现形式,评价是探究式

             学习的动力支持。有效地应用探究式学习需要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统一。
             内容的建构也是探究式学习要完成的目标之一,科学内容由事实、概念、原理、
             法则、理论和与自然现象相联系的事件所组成,科学内容是大多数学校教学所强
             调和进行评价的知识。

                 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安排探究活动,结果将是:首先,学生按照课本回答
             教师问题并提出假设;其次,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探究流程被教材限制;最后,
             学生“如愿”获得数据,证明假设成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点问题:第一,

             学生探究行为被限制,由自主向他主偏移;第二,学生验证的假设不是自己的假
             设,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当的只是复原教材实验的“工具人”;第三,在对探
             究流程的严格遵守下,全班同学的结论一定是相同的,即教材上给出的结论。如
             此应用探究式学习所隐含的价值取向是科学知识或是教材内容都是绝对正确的,

             探究式学习只是形式化的东西。这样的理念内核与真正的探究式学习是完全相悖
             的,也无法培养出具有批判质疑精神的学生。因此,教师在应用探究式学习的过
             程中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而不是让教材成为课堂的主宰。

                 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以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传统手段与现代化手
             段两种。传统手段包括演示实验、实验操作等,现代化手段包括希沃白板展示、
             iPad 互动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手段呈现多样化、现

             代化的特点。教师面对的选择愈多,在选择的过程中就愈要谨慎。首先,手段的
             选择要最大程度适应教学主题。如在《植物生长》一课中,探究的主题为植物的
             生长过程。虽然可以通过植物的视频、图片等进行探究,但以这种手段进行只能

             让学生观察到“长”的过程,却无法体会到“生”的力量。手段要为内容服务,
             不仅要呈现内容本身,更要传递内容所蕴含的情感与价值。其次,手段的选择要
             多元。探究式学习是一个持续且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因此,
             在不同的环节应用不同的手段以实现不同的目标。如在实验课中,教师可利用视

             频或演示实验让学生完成观察任务,再由学生实验操作完成假设验证任务。多元
             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沉浸地参与到探究式学习的
             过程中来。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与内容、方法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系统,在这个系统
             中,每一个环节对学生有效应用探究式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的方式与内容


                                                                                    155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