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68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生的“听、说”能力,如用不同类型的对话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韩

            晓英(2018)在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也应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中提到,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说出”自己对数
            学概念、公式的理解,来更好地记忆数学知识,促进数学思维的培养。赵海芝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中提到,物理是一门师生共同探

            究的课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
            流能力,建立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还有助于物理思维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物
            理方面的学习有益。小学科学课堂与物理课堂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科学课堂也

            是一门要求师生互动、学生动手探究的课堂,因此,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
            观点,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漆慧基于脑的功能
            和教育心理学基础,分析了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在高中物理课
            堂中该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如营造和谐、民主的交流气氛;创造

            让学生进行知识复述的机会;增加对学生语言表达的案例分析等。由此可见,培
            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已经不仅仅只出现在英语、语文等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其他科目也不同程度上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关于科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随着各科学者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针对科学教育与语言表达
            能力的研究也开始萌发。屠小琴(2010)在论文《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

            达能力有效教学初探》中提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并提出四个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如“教师成为典
            范”“给予学生语言表达机会”“建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长效机制”等。骆葵

            花(2015)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状况,分析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的策略,如“教师成为语言表达典范”“引导学生积累表达元素”“给
            予学生表达机会”等,两位学者提出的策略颇有相似之处,可参考性不大。
            陆永平(2011)也研究过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如

            “教师展示科学语言的严谨性”“规范学生口语的随意性”“体现科学语言的
            直观性”“注重科学语言的固定性”“巩固科学语言的书面性”,除了提出五
            个策略,他还在每个策略后附有相应的案例展示,让策略更具说服性,这些策

            略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性。与以上学者不同的是,金鑫(2019)针对小
            学科学和语言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发表硕士论文和期刊,通过调研 5~6 年


            160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