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73

第八章  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往会回答错误,而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了守恒概念,于是认为两

             排糖果一样多。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从具体转向抽象的转折期、
             活跃期,而思维决定语言,因此具体运算阶段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12 岁以后的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发展已经

             比较成熟,他们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事物的依赖,能在头脑中将形式与内
             容分开,用语言或符号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六年级学生(11~12 岁)处于具体运算
             阶段,此时儿童的语言已经得到良好的发展。2012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规定 5~6 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左右,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因
             此六年级学生的书面语和口语都达到了一定的交际水平。并且,此阶段儿童的语
             言向“去自我中心”发展,他们说话并不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为了真

             正意义上的交流、讨论。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
             键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科版六年级科学课本的特点

                 科学教材作为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
             语言文字材料,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

             一章《工具和机械》为例:
                 第一,四次用到“说说”这个词,即要求学生用具体的口头语言进行回答;
             其次,第一章包含 19 张插图,这些插图都描绘了儿童在进行对话与讨论的画

             面,这些彩色插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诱发学生尝试与插图中的人
             物进行对话,表述图片故事的后续情节,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第一

             章 13 次出现“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填写,这就对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
             出了要求,即要求学生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描述、记录,因此,记录表的存在不仅
             能帮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科学现象,学会用更严谨的语言记录科学实验,还能在

             学生口头表述探究结果时,为学生提供可参照的线索,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第四,教材所使用的语句大多数以问句结尾,问句不只是科学教师激发学生好奇

             心、组织课堂的方式,还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符号进行解答,因此小学科学
             教学必须要注重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65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