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76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楚”,也在于听话者是否能将话“听明白”,这就涉及到交流双方语言表达能力
            的高低。

                (四)形成科学价值观
                《标准》将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价值
            观。通过学习科学课程,学生需要养成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行为习惯,形成
            大胆质疑、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爱祖国、爱科学、爱环境的

            情感,保持和发展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在组织科学课堂时,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采用多种多样的科学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

            题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其次,历代的伟大科学家书写
            了众多的科学故事,这些故事都传达了科学家们严谨且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以
            及爱国、爱科学、愿意为国牺牲自己的英勇精神。学生在阅读这些科学背景故事
            时,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与科学家们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
            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自己的科学价值观。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导致学生出现语言表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语言缺乏准确性
                学生出现“语言缺乏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学生不知如何表达或者学生给出的

            答案不符合问题的主题,主要有这几个原因:第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语言描
            述掌握不够全面,所以在表达时会出现不知从何开口、或者说话断断续续的情
            况;第二,学生不理解问题,教师在提出某个科学问题时,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
            认知结构,导致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所以学生在进行答题时,会

            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使得回答与正确答案不沾边;第三,学生已有的错误语法
            习惯,少数同学可以按照正确的语法结构完整地输出语言信息,但是有大部分同
            学总是在表达时按照平时的错误习惯张口即来,导致语篇成分缺失、语意不够明
            确,从而造成说出的内容缺乏准确性。

                (二)语言缺乏严谨性
                学生出现“语言缺乏严谨性”的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


            168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