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74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二、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传授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的呈现一般通过教材文字和科学实验的展现。科学课堂的语言少了
一丝文学的修饰,而多了一丝严谨的界定。因此,读懂教材文字、做好科学实
验,这需要教师与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概念的转变。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将前概念转化为
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抽象的,而科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科
学概念体系,并将前科学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科学课堂
中,首先教师应该从“课堂”转向“学生”,关注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水平,可以
采用口头提问的方法,如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章节中,老师在介绍
“杠杆”之前,就可以口头访谈“你们知道什么是杠杆吗?”“你们在生活中见
过哪些杠杆装置吗?”“你觉得杠杆装置有什么作用呢?”等问题,来了解学生
的前科学概念水平。其次,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水平,采用不同
的讲解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转变科学概念,例如,针对不了解杠杆的学生,教
师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杠杆例子来进行解释,如钓鱼用的鱼竿、开罐头的起
子、船桨……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杠杆的原理,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杠杆”这一科学概念,从而实现前科学概念的转变。
第二,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问题包含对科学现象的质疑,也包括教师对学
生掌握知识的反馈。因此,教师在提出科学问题时,不只是要清楚明白地表达出
自己的想法,还要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除
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问题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问题、思考问题。
第三,科学课堂的控制。《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
位,因此小学科学课堂要充分进行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对于自控能力不强的小
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科学课堂的掌控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科学课堂的控制需要
教师采用相应的语言提醒,如提问法,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
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醒学生集中注意;歌曲法,可以用轻快的语调,调节气
氛的歌曲来收拢学生的注意力;口号法,用激励人心的口号鼓舞学生士气,激发
学生爱学习的激情;口令法,采用简短明了的口令,促使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