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71

第八章  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堂,“例如,让学生撰写观察日记、阅读科普书籍、撰写科学小论文、编写与表

             演科普剧等”,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二,评价建议的内容包含“一,学生是否能合理顺畅地表达出探究结论,
             进行交流和讨论;二,学生是否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三,
             学生是否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勇于表达的态度”。《标准》还提出评

             价的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终结性评价包含“学生是否能够用
             科学的或接近科学的术语对自然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学生是否顺
             畅地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

                 第三,教材编写建议提到“学生手册的呈现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
             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手册,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给
             予学生记录的开放空间。
                 5.附录

                 《标准》在附录部分提供了 6 个小学科学的教学案例,案例 1、3 针对小学
             1~2 年级学生;案例 2、4、6 针对小学 3~4 年级学生;案例 5 针对小学 5~6
             年级学生。每起案例都从内容标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案例评析四个方面进

             行论述。其中内容标准和学习目标说明了该案例的三维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行为
             动词多为描述、交流、记录、说出、解释等和语言表达有关的词,这些案例揭示
             科学课堂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与讨论,并采用恰当的语言分享探究的结

             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2017 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新增技术与工程领
             域知识,在目标中新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明确将小学科学学习的起

             始学段定为小学 1~2 年级,还强调小学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特别是语
             言型课程,并在课程目标与实施建议中多次提到与语言表达相关的行为动词。由
             此可见,《标准》不仅重申了小学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对学生
             的语言表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小学科学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二)六年级小学生语言发展的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曾就儿童语言与思维

             进行研究,他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儿童语言是在主观认知与客观环境不停同
             化和顺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皮亚杰还提出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思


                                                                                    163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