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92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构主义理论能很好地解释人类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建构主义在知
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等几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理论特点。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影响学
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
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学习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活
动。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进入学习情境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之前的生活
和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而且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
该重视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身的能力,从中找出新知识的生长点,使之
“生长”出新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原有知识,直接向
学生灌输新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建构主义
认为关于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情
境具有诱导激发的能力,强调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作用,强调会话与自主建构
等。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学习的本质只能是每个学生
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主动地加以建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由教师传授知识
给学生。学习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的结果是先前经验的变化,具
体表现为重新组织、转换、改造,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有认知方面的变化,如
知识、技能,也有情感方面的变化,如动机、态度、信念、价值观。
实施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以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作为意
义建构的基础,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进行
科学知识的建构,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内容,从而建构重组新知识,而不是简单地
告诉学生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被动性输入。总之,建构主义思想对小学科
学生活化教学具有重大意义,这对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思想武器,小学生
科学生活化教学非常有必要得到建构主义的指导,这样能对生活进行更有科学性
的意义建构,对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具有深刻意义。
(三)STS 教育理论
过去,人们认为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是割裂的,现在人们普遍认为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科学融入社会,社会包含科学。自 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STS 教育理论开始影响着我国的教育,STS 教育理论是指科学—技术—
社会教育,即在社会文化和高新技术的环境中进行科学学习,其宗旨是培养具有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