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93
第五章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科学课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
科学素质的公民,主要内容包括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
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为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打下基础。
STS 教育理论要求学校要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树立将科学技术运用到
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学习理念。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与教
学联系起来。STS 教育内容编写的中心是社会和生活上的问题,这样贴近生活的
编写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教育的意义和价
值。STS 教育强调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联系生活实践,更应该注重科学
的方法,充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理解内容构建知识。STS 教育阐述了
需要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适应生活是教学的重要作用。由于学生生活
的整体性和综合性,STS 教育要求教学内容应该综合化,这说明教学不能脱离生
活,应该回归到生活中去。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包含了物理、科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具
有综合性,STS 教育理论对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具有借鉴意义,要求教学需要联
系社会生活,教学内容应该综合化,注重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所学知识
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运用到社会生产生活中。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生活
背景为基石,不能脱离学生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带
来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进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
不断改造的过程”“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 STS 教育理论都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思
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第二节 生活化教学建议
在进行生活化教学实验后,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科学课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分析
后发现,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科学课学习兴趣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生活化教学
能显著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学习兴趣。因此,小学科学的教学要注重生活化教学,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贴近
85